石材百科石材百科

观音

观音石材

观音

【开篇总起】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详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根据《法华经》,"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南无观世音 师子无畏音 大慈柔软音 大梵清净音
  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 能施众生乐 济度生死岸

【圣号释意】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Avalokiteś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梵文意译,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影响,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 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而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恶鬼,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 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润喉,他和所骑之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此时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在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若依据自利功德释观世音三字,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
  若根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常念观音】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人事上,甚至聪明智能,菩提上进,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又云:「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说:「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法华经》中释尊亦告无尽意菩萨:「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中,观音菩萨言:「世尊,我观世音菩萨名字,难可得闻,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无异。」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众生,昼夜殷勤,称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现身得离一切苦恼,一切障难,一切怖畏,及三业罪,悉得除灭。况复有人,依此经教,如法修行,当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释尊亦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告诉阿难:「但常称名号,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何况至诚供养,其福无量。」
  因为观音菩萨,无论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业,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爱护众生,作无限度、无止境的救济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与乐。所以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志愿,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德性,慈悲,亦是观音菩萨的特殊功德。观音菩萨,由于无限慈悲的驱使,曾经救拔无边众生的苦恼,成就无量众生的道业。凡称念菩萨圣号之人,其功德不但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相等,且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相等。
  当今之世,人间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正急于需要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如果人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人皆能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人皆能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与乐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间的斗争,以及拯救全世界人类的不幸,给予全世界人类生活上的幸福,与心灵上的快乐!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或称“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呗咪?恕保?笪奶斐翘逦?amp;#2384; मणि पद्मे हूँ,梵文拉丁文转写为 Om maņi padme hūm。 汉字音译为: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耍?ò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啊?恕比?值睦┱梗?淠诤?斐7岣弧?旅钗耷睢⒅粮呶奚希?滩亓擞钪嬷械拇竽芰Α⒋笾腔邸⒋蟠缺?4酥浼词枪凼酪羝腥?奈⒚畋拘摹33炙辛?执竺髦洌?梢韵??】唷⑿谭!⒎鞘彼乐?志澹?倜?黾樱?聘怀溆?K?裕?诓厍?3?梢钥吹饺嗣鞘忠∽??玻?谒小傲?终嫜浴钡木跋蟆

【宣公开示】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宣化上人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奋的菩萨、最精进的菩萨、最不愿意休息的菩萨。他愿意一天到晚救度众生,不怕工作多,不怕众生困难多,所以可以说是最忙的菩萨;他不是懒惰菩萨,不是欢喜休息的菩萨,是最勤奋的菩萨。他一只手,救人救得少;两只手,救人也有限,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众生;千眼,可以照顾大千世界的众生,他所照顾的众生,都是受苦的众生;他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有灾难的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观」,就是观看。观看什么?观看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什么呢?音声。观,是能观的智能;世,是所观的境界。观是「能观」,世是「所观」,所观的世间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在困苦艰难的时候,就想起来,想起谁来啦?想起大慈悲父、大慈悲母。大慈悲父是谁?观世音菩萨。大慈悲母是谁?观世音菩萨。想起来怎么样呢?他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用千眼智能看见,用天耳智能听见;于是就用智能手救这个众生。因为众生不是分开有灾难的,百千万亿众生,同时都有灾难;在同时,有百千万亿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都得到解脱,同时都得到快乐。因为这样,所以叫千手千眼观世音。
  菩萨就是帮助人的。你若能帮助人,你就是菩萨;我若能帮助人,我也是菩萨。你若不帮助人,你就是罗刹;我不帮助人,我也是罗刹。罗刹和观世音菩萨,正是相对的。你看罗刹鬼女,也生得很美丽,和观世音菩萨差不多;但是罗刹鬼女就自私自利。所差别的,就是一个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人;一个只知道利人,而不知道利己。只这一相反,所以观世音菩萨相貌很圆满,罗刹女相貌也生得不错,但是心地不同,就是有这一念之差,就在这个地方分别。
  所以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是去帮助人、利益人。若说:「那我没什么力量,第一我没有钱,第二我不会讲法,我怎么利益人呢?」现在我告诉你:「慈悲嘴,方便舌,有钱没钱都作德。」慈悲嘴,嘴要慈悲不骂人。方便舌,舌头要做方便舌。方便舌,不是尽讲些是是非非。如人家本来有意见,你能用方便权巧的话语,把这两个人的意见,都给讲和平,调和世间的斗争,调和世界上的战争,这都是方便舌。有钱没钱都作德,有钱也可以作德,没有钱也可以作德。你有钱当然是更好一点,没有钱也不必担心,也不用说:「我很穷的,怎么作功德呢?」作功德,就是要你存好心、行好事,做一个好人!宋画千手千眼观世音图
  千手千眼──怎么会有一千只手呢?这是念〈大悲咒〉修行所证得的威德神通相。
  我们念〈大悲咒〉,你不要看得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大悲咒〉这三个字,要宿世善根深厚才能遇见。如果没有宿世的善根──不单有善根,而且还要深厚──不要说念〈大悲咒〉,就是连〈大悲咒〉三个字也没有机会听到。所以说「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况且你得见着,而又能持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可以说「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劫、千劫、万劫都不容易遇着。
  我们现在是宿世深厚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才能闻到〈大悲咒〉的名字,才能学习、诵持〈大悲咒〉神妙章句,才能离开经本背诵〈大悲咒〉。这都是有大善根,宿世有不可思议的种子,才能遇到的。
  所以今天来听〈大悲咒〉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你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听见〈大悲咒〉名字的人有多少?在整个三藩市,能不能有超过五百人以上听见过〈大悲咒〉的名字?我相信都不一定有。三藩市有多少人口?你这么计算一下,世界上有善根的人有多少?所以我们现在能听见〈大悲咒〉的名字,都要生一种欢喜的心、庆幸的心,生一种难遭难遇的心!你不容易遇见〈大悲咒〉啊!遇到〈大悲咒〉,切记不要轻易放过去!
  这一次,能讲解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这更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因为在几个月以前,《金刚经》将要讲完时,佛教讲堂护法果地、果宁和果前等,就研究想要听这一部《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什么?因为由去年开始,佛教讲堂每个礼拜教「四十二手眼」秘密的法门;这个秘密法门,不单是秘密,根本我就从来不传这种法;因为到美国这儿来,我想把这个秘密不传的法,传给你们这一班有善根的美国人;所以去年开始教四十二手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但是我可没有到任何地方去向人说:「啊!我这是秘密法,不向你传。」我这虽是秘密法,但是传给人;传给什么人?必须要皈依三宝的人、深信佛法的人。
  这四十二手传完之后,有几位对这部《大悲陀罗尼经》发生兴趣,想要明白四十二手的经义。所以由果地居士发起,请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当时我看这一班人诚心难却,所以也就答应了。可是讲完《金刚经》,又继续讲《心经》。《心经》虽然只有两百多个字,也讲了两三个月。不过这两三个月,只有礼拜天讲,不是天天讲;若天天讲,大约一个月、半个月就可讲完了。现在《心经》已经讲完,所以讲《大悲心陀罗尼经》。
  这一部经,可以说是你们一般人从来都没听过;不单你们没有听过,就是中国人听过的也很少;中国人听过的,能讲解明白这部经的意思,也是不容易、不多见的。
  所以,现在我为你们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每一个人必须要把脑子里边的垃圾,先收拾干净──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有那么多的贪心,不要有那么多的?心,不要有那么多的痴心。把贪、?、痴垃圾,先收拾干净,也就是把每一个人的「粪」给除干净。要把自己这些不干净的东西,都丢到外边去,然后再装上甘露法水,那时才能清净地得到这法的力量,这是最要紧的。
  现在讲「千手千眼」,有人说:「修大悲陀罗尼,才能得到千手千眼。这千手千眼,有什么用呢?我们每一个人有两只手、两只眼睛,已经很好了。两只手可以拿东西,两只眼睛可以看东西,要那么多只眼有什么用?要那么多只手干什么?现在是科学时代,这研究起来,这么多手,没有用的;这么多眼睛,也没有什么用。」那么你要是嫌多,就不需要修大悲法。
  我现在把「千眼」先解释解释。你有两只眼睛,但把两眼闭上,就看不见东西;要睁开,才能看见。若有千只眼睛,这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把那只眼睛睁开,换一换,你看!这不是妙法吗?你把这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又睁开两只眼睛,不单两眼,而且有千眼那么多。
  这个千眼,所谓「千眼照见」,我们的眼睛,只可以看十里、二十里路,若用望远镜可看一百里路,再望远了,目力恐怕就达不到。而你有千眼,怎么样呢?百里、千里、万里都可以看得见,尽虚空、遍法界,不用看 television ( 电视 ),你就可以知道,「喔!那两个航天员在月球上走路。」你说这妙不妙?你现在要借着 television,才能看得见人到月球上;你若有千眼,不用 television,就可以看得见;不单不用 television,也不用你去安装天线,也不需要给钱。啊!这省了多少事!你说有一千只眼睛不好吗?现在你知道好了吧?
  不单这样,你这千眼,前边能看见后边,后边又可以看见前边。所以虚老的诗上说:「脑后见腮擒鹞子,顶门具眼捉飞熊。」在脑的后边,有眼睛可以见到自己的腮帮子。你看不见自己的面;但是你若有千眼的话,后边可以看到前边;前边又可以看见后边,可以看见自己的面目是什么样子。不单看见面部,也可以看见肚里头有什么,有几条懒虫?几条死虫?一看就知道。外边可以看到里边,里边可以看到外边,就像玻璃镜子,我们在玻璃里边,可看见外边墙。你要是得到千眼,肚子就像玻璃。玻璃肚子,玲珑透体,里边的、外边的,都没有隔碍;里边有什么,都能看得见。你心是什么样子?你肚里想说什么话?用眼睛一看,哦!你里边那个 machine( 机器 )怎样动弹?想要说什么话?想要起一个什么念头?一看就知道。所以你要不要千眼?现在你知道了,是不是还认为你有两只眼睛就够了?恐怕现在知道不够了。千眼就有这样的妙用!
  「千手」也是这样。手可拿东西,你不要说旁的,我们现在就讲拿钱。你有两只手,可以拿十万块钱;我有一千只手,就可以拿一万万块钱攒在手里。你拿不了这么多,我就拿得了这么多。你说这是不是妙啊?譬如分苹果,你一个人可以拿多少苹果?你有一千只手,就拿一千个苹果;你有两只手,随便你怎么拿,只可以拿两个。你看!这是不是有用呢?但是,这不是就这个小用处,这不是像小孩子来争着吃,好象我们到果式的家里,她那个小女儿要吃小桃,欢喜小的。这一千只手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能有千手,是救人的。譬如有一千个人掉到海里,你有两只手,这只手救一个,那只手救一个,只能救两个人。若有千手,把一千只手往海里一伸,就能把这一千个要淹死的人都给提上来。你说这一千只手有什么用?救人啊!所谓「千眼照见,千耳遥闻,千手护持」,千手是护持众生的,哪一个众生有什么苦恼,你有一千只手,就伸一只手把他救出苦海;若只有两只手,就救不了那么多人。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是预备救人,不是预备偷东西的。你要听清楚,不是到那儿偷苹果。说:「我到苹果树上,可以有一千只手,偷一千个苹果。」不是的!
  这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我方才不是告诉你们,就从〈大悲咒〉里生出来的嘛!你只要念〈大悲咒〉、修大悲法、修四十二手。四十二手最后的「总摄千臂手」,你诵一遍咒,手就多出来四十二只。一遍四十二,十遍就四百二十,一百遍就四千二百,你若诵一千遍,就有四万二千只手,也有四万二千那么多眼睛,就看你肯不肯修行!
  但是修行要想有千手千眼,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若你修这个法,天天不间断用功,天天依法修行,就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妙用。你要是今天修,明天停止,那是没有什么用的。就像你读书,想得到人间的博士学位,从开始到成功,都要用十四、五年的功夫,何况你修佛法呢?你若不真真实实去用功,那是不会成就的。

【民间信仰】

观世音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十分熟知的一尊菩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宗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塑有各种观音像。净土宗更是把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来供奉。从隋唐以来,民间更是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大家聚在一起吃斋,有的地区是要先交钱给庙主坐好了饭来吃,所捐的钱数目在一百元上就把你的名字刻在庙外的石碑上
  观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更是盛大、壮观。
  不仅仅在寺院,在厦门许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都供着观音像,早晚一炉香。
  观音崇拜在厦门民间历久不衰,实在值得思索。仔细想来.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许许多多并不了解观世音来历的善男信女对观音的崇拜,是一种对"善"的希望和追求。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部分百科内容图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石材百科 石材行业百科词典

联系我们